伤寒病如何传变?
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包括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②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③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④并病: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少部分也可通过微生物或感染性材料的胃肠道外接种传播。散发∶生活接触流行∶食物污染,生食摊暴发流行∶水源污染,污水 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 发病机理伤寒的基本病理特征:持续的菌血症与毒血症。病理特点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太阳病如果没有解除,通常会分两路传变,第一个可能性,就是阳明病。第二个可能性就是少阳病。如果太阳病没有治好,或是吃了抗生素,很容易变成阳明病或是少阳病。阳明病的主要症状,是身体发热、完全不怕冷、口渴、流汗、便秘、心烦、气喘、面红、下午的时候特别热、内心狂躁不安。
在病机学上,伤寒始于足太阳经,寒邪通过肌肤毛孔侵入,按照六经传变,容易伤害阳气。温病则始于手太阴经,温热病邪通过口鼻侵入,按照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容易耗伤阴气。 在症状学上,伤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不渴、尿清长、脉浮紧、舌质淡、舌苔薄白。
六经病的传变并非固定,而是取决于感邪的轻重、正气的强弱、治疗是否得当及是否伴有宿疾等。治疗伤寒时,应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三阳病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则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病的诊治复杂,误治可能导致变证迭现。
一例乱用中药草引起的严重肝损伤
近日,湖南一名1岁11个月大的女童因肝功能严重衰竭,被紧急送往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这竟然与家长自行用未经炮制的中草药退热有关,据说是家长找当地一些郎中开具的一些土方子。甚至连草药中具体的成分自己都不了解。
报道较多的是SOS,它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受损伤而发生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可以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肝脏损害的形式。
当药物进入人体后,最主要的代谢、解毒场所就是我们的肝脏,如果药物是有毒性的,那么肝脏是第一个受到伤害的器官。有些药物经过肝脏的分解代谢后的产物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这种药物同样也会引起肝损害。
长期或过量服用姜半夏、蒲黄、桑寄生、山慈姑等中草药可能导致肝区不适、疼痛及肝功能异常。超量摄入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煎剂可能引发中毒性肝炎。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花椒、蜂头茶、千里光等中草药含有黄樟醚;青木香、木通、硝石、朱砂等含有硝基化合物,这些成分可能诱发肝癌。
乱吃中药当心肝癌缠上你。危害肝功能的中药肝脏是人体中的解毒器官,我们服用的各种药物,最后都是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的,因为,药物先由胃肠道吸收后,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停留在肝脏的药物会对肝细胞产生毒害作用,或是会对药物过敏,均可损害肝脏,这就是药物性肝病。
麻黄类方的临床应用(3)
麻黄汤不仅对下面的器官有效,对上面的大脑也有作用。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如麻杏石甘汤。用于风水水肿。
在传染病中应用本方较广者为麻疹 ,若麻疹初期,发热,疹出不齐,大多为风寒所袭,腠理闭塞,可用麻黄汤加蝉蜕、升麻疏散风寒,透疹解毒。综上所述,可见麻黄汤历来为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它不仅治疗外感疾患,还可广泛的用于其他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