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桂枝+甘草
1、麻黄汤是发汗解表的方剂,由麻黄、杏仁、甘草和桂枝组成,主要是发汗解表、平喘止咳,用于表寒证。表寒证主要症状出现无汗、头身疼痛、咳嗽而喘,咳白痰或者是稀白痰,时有发热,这时候就可以麻黄汤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可有异病同治。即只要符合发麻黄汤的适应症,都可以用麻黄汤治疗。
2、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汤的作用是辅助治疗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发热及全身酸痛等症状,能起到发汗解表以及止咳平喘等功效。
3、石膏佐助麻黄兼清里热,又可制约麻黄发汗之力,使之辛温有度;生姜、大枣保护胃气,好比后勤部队,为出汗提供物质基础。甘草调和药性,又可缓和麻黄峻烈之性。大青龙汤中,麻黄、桂枝合用,可发汗、温通血脉;甘草、石膏合用,甘、寒可以生津、清热除烦;姜、枣合用则顾及正气。可谓面面俱到。
4、麻黄桂枝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组成】麻黄30克(去节) 甘草9克(炙) 桃仁30个(去皮、尖) 黄芩15克 桂枝9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候发前温服。【功用】发散血中风寒。【主治】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发于夜间者。
5、麻黄是开肺窍的,使其发汗,把寒气排出来。所以对于无汗的感冒患者可以用。这是一个歌诀: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这是麻黄汤的组方。
6、麻黄汤嘛,治疗外感风寒表征,就是受寒感冒,头疼,尤其是脖子后疼,怕冷,没有汗,发汗睡一夜通常就好。
麻黄汤是干什么的??
麻黄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病症。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熬制麻黄汤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以确保药效的发挥。准备药材:首先,您需要准备以下药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6克,甘草3克。这些药材可以在中药店购买。
麻黄汤多用于经期或产后外感 ,如云岐子治妇人伤寒,症见脉浮紧,头痛发热,恶寒无汗,恐有热入血室者,用麻黄汤加生地黄治疗。麻黄汤合四物汤即麻黄四物汤,用于妇女经期或产后风寒之邪外侵,症见发热,恶寒,无汗等表证者。
射干麻黄汤是中药方剂,组成主要有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半夏还有大枣等组成。主要功效是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老年性肺气肿还有阻塞性肺气肿等,都是射干麻黄汤的治疗方向。
麻黄桂枝汤可以有效的治疗内湿引起的风寒,或者四肢关节出现疼痛的现象。而且,麻黄汤还可以有效的消除身上的水肿症状,在春季干燥的季节可以很好的起到润燥功效;桂枝汤可以治疗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03-08麻黄药对整理(二)配伍
1、桂枝和芍药、附子、石膏、半夏进行配伍合用。另外,麻黄不与少阳之柴胡,阳明之大黄、芒硝合用,可见发汗时禁与“和法”或“下法”同时使用。因此,严格遵守麻黄的药物配伍规律,并“依证组方用药”,才能灵活掌握其使用方法。
2、由此可见,麻黄与附子配伍的作用亦为发汗解表,加大麻黄的用量组成麻黄附子汤则发汗力强,若寒证明显则增细辛之热、去甘草之缓,组成麻黄细辛附子汤以温阳发汗。
3、麻黄辛温微苦,可与桂枝配伍,发汗功能会增强,因此必须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紧无汗的表实证方可合用。若遇阴虚、表虚证都属禁忌使用之列。(2)麻黄、杏仁 麻黄辛温,配杏仁味苦而甘温,二味合用可降气润肺止嗽。
4、【麻黄、杏仁、石膏】是麻杏石甘汤的核心配伍。麻黄辛温,宣肺开表,火郁发之;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热,透热生津;两者相伍,宣泄肺热而不助热,清泻肺热而不寒凝气机,寒温并用,寒大于温,辛凉宣泄;麻黄宣肺、杏仁降气,宣则肺气以呼浊,降则肺气以纳新。
5、补气药: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 温阳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补血药: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首乌、鸡血藤。 清热药:二花、连翘、公英、鱼腥草、重楼、白花、蛇舌草。 散寒药: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苏子、防风、辛夷、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