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浴”治疗银屑病,效果有保障
药浴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调脏腑、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 养生 功效。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力。从中医角度探讨药浴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药浴防治疾病,痛内治法想必只是变换了方式而已。
如果有银屑病,还应及时就医检查,根据医生指导合理进行药浴治疗,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他扎罗汀凝胶、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银屑病可以用泡澡的方式来解决,那么我们就叫药浴。药浴的话一个通过药浴的药物,第二通过药浴的方式来进行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毒素这样的机理来治疗这个病。
很多患者通过中医药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疗效,部分患者甚至可以长期控制皮疹不发展。中医治疗银屑病是以体质、脏腑等来辨证论治,目前常用的临床中成药主要有复方青黛胶囊、消银片,但中成药通常不能因人而异变化,适用于皮疹面积比较小,体质辨证证型比较简单的患者。
汗症的辨证施治
头面汗:表现为头面、口周等处蒸蒸汗出,每于进食辛辣厚味时加剧。可见于味觉性多汗症、Frey综合征等。此属阳明蕴热,上蒸头面。可选白虎汤、白芷石膏汤化裁,以清阳明之热。若面部多汗与职业相关,每于夏季汗出或炙烤时加剧,皮损为半透明囊肿性小结节,呈淡蓝或淡棕色,天冷时渐自愈者,称小汗腺汗囊瘤。
中医认为多汗症多由肺卫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邪正相争、湿热薰蒸等因素引起。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清之,寒则温之。肺卫不固证,表现为汗出恶风,稍劳即多,易感冒,精神疲乏,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自汗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治疗时需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方法。肺卫不固证,表现为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治法为益气固表,主方为玉屏风散。
多汗症的病理,中医认为大都是肺卫不固、阳气亏虚、阴虚火旺、或邪正相争、湿热薰蒸所致。治疗当分虚实,辨其寒热。根据虚者补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的原则施治。
中医分辨银屑病病发类型有哪些
1、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多种类型,最主要有三个,血热、血瘀和血燥。血热相当于西医进展期,即全身出红斑较多,疹子较红,患者有口干、大便干结等症状,中医主要用清热凉血方法处理。血瘀不是红斑出太多就基本静止,叫肌肤甲错,像一块一块的斑块,类似于西医斑块型,利用活血化瘀通络方法进行治疗。
2、血瘀型的特点,一般就是斑块比较多一些,颜色比较暗,脱屑也比较多一些,治疗要用凉血、活血的这种药。
3、银屑病中医认为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素体阴血的亏损,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的,它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五大类,有血热内蕴证,主要是和进行期的银屑病表现类似。还有血虚风燥证,和静止期的银屑病表现类似。然后还有气血瘀滞证。还有湿毒蕴阻证,类似于脓疱型的银屑病。
4、脓毒型银屑病则表现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其症状包括全身性的皮损和密集的针头或米粒大小的脓疱。这些脓疱表面覆盖着不典型的银屑病鳞屑,并伴有发热、关节疼痛和肿胀。针对此类型,治疗宜清热解毒化湿、活血通络。常用的药方包括龙胆泻肝汤和消毒饮,主要药材有玄参、土茯苓、苦参、地肤子、威灵仙和蜂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