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案之四逆汤治疗高血压
1、”本例高血压,一派脾肾阳虚之证,另有头面烘热、面红如妆之气馁阳浮之象,因用四逆汤合六君子汤温补脾肾治本,另选肉桂引火归原,炒杜仲、续断补肾,焦山楂、炒麦芽开胃,血压降至正常,症状亦减。
2、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可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是治疗血虚寒凝证的经典方。一般认为本方是治疗冻疮的专方,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冻疮、下肢关节疼痛多例,效果满意,经得起重复验证。 案一:膝关节疼痛验案 患者仇某,男,40岁。2009年12月18日初诊。
3、蔡淦认为IBS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并通过方剂如五苓散、葛根芩连汤、四逆散、理中丸、四逆汤、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汤、乌梅丸、芍药甘草汤、枳实芍药散、小承气汤、麻子仁丸等,针对不同证型,如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进行个性化治疗。
4、其实最影响我的还是知母,知母对烦热非常管用,黄老师也说知母药证是“主治汗出而烦”,所以临床验证后感觉对更年期的潮热、汗出很管用,像二仙汤里有知母,知柏地黄丸也有知母,恰恰二仙汤和知柏地黄丸都是治疗更年期的常用方。说到治疗更年期,我还要介绍一下岭南四大金刚,在岭南地区很有名气,他们四个人都擅用经方。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四三)
1、诊断阴阳的方法,无论是阴阳家所述,经常可以见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阴阳之气需流行,气体需流转,气体流转不顺畅,内有物质阻塞。 阴中应有阳,阳中应有阴,如手背为阳,手掌为阴,赤白肉际处为阴阳交接,若手掌热,手背凉,这是正常。同理,若手掌温,额头凉,这也是正常。
2、阴阳诊断的方法,无论是阴阳家所写,常常会读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阴阳气要流行,气体要流转,气体流转不顺畅,里面有任何的东西堵塞住。 阴中要有阳,阳中要有阴,手背为阳,手掌为阴,赤白肉际的地方为阴阳交接的地方,摸到手掌是热的,手背是凉的,这是正常,这是其一。
3、黄雪梅,女,32岁,出现疾病已有四年至五年的病史。患者出现全身抖动,影响生活自理,尤其是2007至2008年间病情加剧。现患者服用西药以缓解症状,但效果不稳定。倪海厦医师问诊和诊断的过程描述:倪海厦医师询问黄雪梅睡眠质量差,难以入睡的情况,并了解其服用西药后的反应。
4、那么我们可以加一点白术,加一点桂枝,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说过,桂枝去风。甘草附子汤副方就加在里面了。这就是要看当时病人在其他方面还有什么问题,例如说皮肤有问题,可以加一些去皮肤病的药,蚕蜕,蛇蜕。主力方还是以治肾为主。
经方:暗香浮动活水来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枝的交错,暗香的浮动,香气的四溢,都透露出经方的独特魅力。它们与时代方一同在中医的百花园中绽放,历经岁月,却愈发醇厚。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泉活水来。泉眼无声溪细流,绿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大道至简”是说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典型的例子是物理与数学,如牛顿定律,杨—米尔斯定律,微积分等等,一个公式就概括了。另一种体现在诗歌上,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枝疏疏落落,纵横交错,摇曳多姿;暗香浮动,香彻心扉,晕晕月辉,缕缕幽香,韵趣雅致。这就是经方的味道,其与时方一同绽放于中医百花园中,历久弥新,越醇越香。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一)
胸为阳,腹为阴,治疗腹痛需增加白芍的剂量,并在桂枝汤中加入饴糖可制成小建中汤,适用于小儿。 治疗脚部静脉曲张,白芍因其酸性收敛作用可加大至40克,同时加用炙甘草40克。 若患者脚部冰冷,可加入炮附子以温阳,起步剂量为12克。
如果来判断病在退,当病人吃了药以后,手背上的热慢慢向指头方向退,额头也开始慢慢地从烫变温,这就提示病在退,药有效。
诊断阴阳的方法,无论是阴阳家所述,经常可以见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阴阳之气需流行,气体需流转,气体流转不顺畅,内有物质阻塞。 阴中应有阳,阳中应有阴,如手背为阳,手掌为阴,赤白肉际处为阴阳交接,若手掌热,手背凉,这是正常。同理,若手掌温,额头凉,这也是正常。
便秘并非简单病症,少阴寒实证下,便秘表现为一周或十日一次大便,小便清白。若小溺黄色,则属阳明热证。少阴寒实证患者便秘时,腹部不觉疼痛。相较之下,阳明热证的便秘伴随明显不适和胀痛,患者可能感到焦虑,且阳明燥热上冲时,可出现疯狂症状。
倪海厦医师询问黄雪梅睡眠质量差,难以入睡的情况,并了解其服用西药后的反应。患者表示,服用西药后虽然身体疲软,但能够入睡;未服用时,全身硬朗,难以入睡。此外,患者存在便秘与小便颜色变化的问题。
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目录
1、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的目录大致包括以下内容:葛根汤的使用与反思 葛根汤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适应范围探讨。辨证难关与辨方证之妙 通过不完全性肠梗阻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医案,展示辨证与辨方证的技巧。经方治疗千古疑难病 续命汤在治疗续命汤通腑案中的显著效果展示。
2、麻黄升麻汤随想、随师体会:大美不言的仲景用药心法举隅等章节中,黄老师通过深入分析和独特见解,展示了经方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灵活运用和深远影响。黄仕沛老师的这些文章,不仅是对经方理论的深入探讨,更是对临床实践的丰富积累。
3、《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方证相对医案与经方问对》内容丰富,分为四大部分。方证相对医案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黄老的经方理论与临床特色。师门对话录部分,则深入探讨了黄老的学识与经验。黄仕沛老师“临床感悟”部分,详细记录了黄老在临床实践中对经方的独到见解。
4、黄仕沛老先生祖辈五世业医,其父黄继祖为广州市名老中医,精于温病。黄仕沛老先生在临床上独尊经方,以大剂称著。
5、《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的作者黄仕沛简介如下:基本信息:黄仕沛,1945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县,是中医世家的第五代传人。家庭背景与早期教育:父亲黄继祖是广州市的名老中医,擅长温病。60年代初,黄仕沛就读于广州市中医学徒班,跟随父亲诊病习医。职业生涯:1965年取得了中医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