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风子大风子属
海南大风子是一种属于大风子科的植物,其属中文名为大风子属,拉丁名为Hydnocarpus。在中国植物志的记载中,它被归属于第52卷的第1部分,编号为7。这个科大约有40种植物,主要分布于印度和马来西亚,而在我国,有2至3种是本土种。
大风子属,科学分类属于大风子科,这是一个包含大约40种植物的家族。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印度和马来西亚,而在我国也有少量种类生长。我国特有的大风子种类包括H.hainanensis(Merr.)Sleum.和H. merrillianus Li,它们主要生长在海南和广西地区。
大枫子一般是指海南大风子,别称大枫、风子炭、大风子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侧膜胎座目、大风子科、大风子属常绿乔木,原产于海南、广西等地,种子油富含副大风子酸、晁横酸等,可抗菌消炎和治麻风病、牛皮癣、风湿病等症。
大风子,学名Semen Hydnocarpi Hainanensis,属于大风子科植物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Sleum.)的种子。该物种形态为乔木,叶互生,叶片薄革质,长椭圆形,侧脉7~8对,细脉网状,两面均凸出。
大风子的基本信息如下:学名:Semen Hydnocarpi Hainanensis。植物来源:属于大风子科植物海南大风子的种子。植物形态:乔木,叶互生,叶片薄革质,长椭圆形,花单性异株,果实为球形。生长环境:生于山地疏林的半荫处及山地石灰岩林中。分布地区:主要分布于海南及广西。
牛皮癣有自发性的吗?
您好,牛皮癣是一种皮肤代谢疾病,不传染的。95%左右的牛皮癣病人都是因为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力低下所导致的一种皮肤代谢疾病,这都是属于自发的,还有5%左右的病人是因为遗传所致的。
湿疹和牛皮癣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皮肤病,其中,湿疹主要发生在手足部,而牛皮癣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除此之外,湿疹发生后主要表现为粗糙、皲裂、水泡,而牛皮癣表现为皮肤潮红、深层自发性脓疱、结痂,因此,湿疹和牛皮癣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如何判断疾病,应该结合多个方面来判断。
短期发热和脓疱形成呈周期性发作,一般治疗难以奏效,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但皮损亦可自发性消退。(2)环状脓疱型银屑病:皮损在银屑病发作时出现或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病程中发生,倾向于扩展和形成扩大的环,环形红斑上出现脓疱为其主要特征。
海南大风子化学成分
1、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包括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和次大风子油酸(Hydnocarpic acid),同时含有少量的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
2、【中药化学成分】:种仁占全种子的30%,约含脂肪油50%。大风子油于20~30℃间凝固,故在寒冷气候即变成油膏状。油的性质:n4715~4753,[α]+45~550(氯仿),酸价1~20,皂化价187~225(平常200~210),碘价94~113(平常93~104)。
3、大风子:Semen Hydnocarpi Hainanensis(英)Hainan Chaulmoogra Seed为大风子科植物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Sleum. 的种子。 植物形态 乔木。叶互生,叶片薄革质,长椭圆形,具侧脉7~8对,细脉网状,两面均凸出。
4、在药用植物方面,大风子属、马蛋果属、柞木属等植物被发现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中,大风子和马蛋果中的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和次大风子油酸(Hydnocarpic acid)因其独特的化学成分,被用于治疗麻风病等疾病,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
5、【化学成分】种仁占全种子的30%,约含脂肪油50%。大风子油于20~30℃间凝固,故在寒冷气候即变成油膏状。油的性质:n4715~4753,[α]+45~550(氯仿),酸价1~20,皂化价187~225(平常200~210),碘价94~113(平常93~104)。油的折射率较高,有旋光性,能溶于90%热乙醇,是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