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皲裂痒脱皮案》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赤豆当归散汤治疗皮肤病
在皮肤病领域,张某某先生的案例展示了薏苡附子败酱散与赤豆当归散汤的独特疗效。57岁的他长期受双手皲裂、痒、脱皮的困扰,经过中医辨证,诊断为阳明太阴合病,病位在里,湿热瘀阻。内服方选用生薏仁、败酱草、白附片、赤小豆和当归,共计14剂,薏苡仁与败酱草协同利湿,白附片和当归则助于祛瘀。
【参考剂量】大黄9克,附子12克,细辛3克。2当归散 【组方成分】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白术半斤。【煎服方法】右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主治病证】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主孕妇血少有热,胎动不安,月经不调,腰腹疼痛。
痈疽疮疡,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带脉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冲脉起于肾下,出于气街,挟脐上行,至胸中,上颃颡,渗诸阳,灌诸经,下行入足,渗三阴,灌诸络,为十二经脉之海,主血;带脉横围于腰,如束带,总约诸脉。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卷中记载
1、《金匮要略心典》:薏苡破毒肿,利肠胃为君;败酱一名苦菜,治暴热火疮,排脓破血为臣;附子则假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尔。
2、薏苡附子败酱散见于枟金匮要略·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枠:“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处方: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上药三味,杵为粗末。
3、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3味药材组成,为治疗肠痈的传统经典方剂。具有健脾利湿、破血排脓的功效,目前该方及其加减方被广泛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
4、在皮肤病领域,张某某先生的案例展示了薏苡附子败酱散与赤豆当归散汤的独特疗效。57岁的他长期受双手皲裂、痒、脱皮的困扰,经过中医辨证,诊断为阳明太阴合病,病位在里,湿热瘀阻。内服方选用生薏仁、败酱草、白附片、赤小豆和当归,共计14剂,薏苡仁与败酱草协同利湿,白附片和当归则助于祛瘀。
5、比如肠痈(大致相当现代医学的阑尾炎)一证,他不但对其发病过程,各个时期的症状等都作了较具体而确切的描述,而且提出了两个很有效的方剂——大黄牡丹皮汤与薏苡附子败酱散,至今仍有效地运用于治疗阑尾炎。
6、败酱草的性味是苦、偏寒的,所以有清热、解毒、排脓的作用。临床主要用疮疡类的疾病,比如肠痈,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可以用到败酱草,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匮要略》当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另外对于其它部位的脓痒,比如背痈,也就是疖子、肿等问题,处方中都可以用到败酱。
...大黄附子汤、当归散、防己黄芪汤、薏苡附子败酱散、射干麻黄汤_百度...
【参考剂量】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2射干麻黄汤 【组方成分】射干十三枚、一云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三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大者八枚(洗)、一法半升。
大黄附子汤,温阳散寒,通便止痛。适用于寒结腹痛、便秘发热、手足冷等症状,以及多种急慢性疾病。当归散,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适合孕妇及月经不调者,帮助调节身体。防己黄芪汤,益气祛风,健脾利水。适用于风湿、水肿等症状,治疗慢性疾病。
大黄附子细辛汤 - 大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 大青龙汤 - 外麻黄、里石膏,适用于强人、急病。 附子泻心汤 - 三黄证、附子人。 桂枝芍药知母汤 - 桂枝汤、祛风之防风、散寒之麻黄、附子、干姜、化湿之白术、清热之知母、化瘀之赤芍。 葛根黄连黄芩汤 - 葛根背、芩连证。
后来,人们就将此药叫当归。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根据产地和药用部位与加工炮制的不同,有当归、西当归、归头、归身、归尾、全当归、油当归、酒当归、炒当归、当归炭等多种名称。
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介绍
1、薏苡附子败酱散为治疗肠痈的经验方。古之肠痈可包括今之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 脓肿、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肛窦炎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等。 皮肤疾病 :阳气虚损,湿滞血瘀,卫气不畅,营阴瘀阻,血败肉腐成皮肤疮。同秉金气,肺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
2、薏苡附子败酱散源于《金匮要略》,专治肠痈,而赤小豆当归散则针对目赤如鸠眼的病症。胡希恕先生强调,这两种方剂不仅能排脓,还适用于多种皮肤病,如顽固的牛皮癣。老师强调个体差异,用药量会根据实际病情调整。在治疗过程中,老师强调日常护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瘙痒时,避免抓挠,以防止真菌感染。
3、薏苡附子败酱散 【组方成分】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煎服方法】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主治病证】排脓消肿,主治肠痈内已成脓。可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败酱的作用
1、败酱草的性味是苦、偏寒的,所以有清热、解毒、排脓的作用。临床主要用疮疡类的疾病,比如肠痈,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可以用到败酱草,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匮要略》当中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另外对于其它部位的脓痒,比如背痈,也就是疖子、肿等问题,处方中都可以用到败酱。
2、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败酱的药理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发现,败酱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菌和抗炎效果,能够有效抵抗多种细菌和炎症反应。此外,败酱还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3、《本草纲目》记载:败酱,因其擅长排脓破血,仲景治疗痈肿时常用,且古方中妇人科也常见。然而,尽管它是易得之物,后世却鲜有人识其功效,可能是因为缺乏慧眼识珠之人。《本草正义》则指出:败酱因其陈腐气息而得名。它具有清热、泄结、利水消肿和破瘀排脓的作用,适用于实热体质。
薏米附子败酱散用法
用法:水煎3次,取汁和匀,日分3次服。药渣加青葱、食盐各30克,加白酒炒热,乘热布包,外熨患处。上加热水袋,使药气透人腹内。每次熨0.5~1小时,每日2次。禁忌:妊娠妇女慎用。【薏苡附子败酱散】组成:生薏苡30~60克,熟附片5~10克,败酱草15~30克。功效:清热利湿,散结消瘕。
或为末,每服6~9克,食远蜜汤调下亦可。 --《外科正宗》卷三 [辨证方] 寒 证 周连三:总结六十余年的经验,用仲景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怠慢性肠痈,辨其证有寒湿证者屡见速效。
《金匮要略》附子薏苡败酱散,薏苡仁与附子、败酱草配伍,用于肠道化脓*染(肠痈)。现代常用于阑尾炎慢性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辨证治疗。特别提一句,现代以薏苡仁的提取物,用于肺癌等肿瘤,在减轻痛苦、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上效果显著。[肿瘤,2001,21 (2):152]。